很多人选择摆烂和躺平,往往是因为「习得性无助」

发布时间:2024-09-25 来源:听心教育心理网 1101 阅读
公益低价心理咨询,每次100元,需满25岁,每天3个名额,预约咨询:18522868098(同微信)。

近年来,"躺平"、"摆烂"等词语在网络上广为流传,形容一种对现状和未来都失去动力和信心的生活状态。有人认为这是当代年轻人的消极怠惰,但这背后往往是"习得性无助"在起作用。

一、什么是"习得性无助"?

"习得性无助"是心理学家马丁·塞利格曼(Martin Seligman)在1967年提出的概念。通过一系列实验,他发现如果生物(包括人类)在遭受痛苦或负面刺激时,无法通过自身行为来控制或避免痛苦,就会产生绝望和无助的感受。即使之后有机会摆脱困境,这种习得的无助感也会让生物失去行动的动机。

这种现象在人类社会中也可以观察到。当一个人长期面临逆境,不论付出多大努力似乎也无法改变处境时,就会渐渐产生无助感。一旦内化了这种信念——"不管我怎么做都没用",无助感就会成为习得性,影响未来的行为选择。

二、为什么会形成"习得性无助"?

造成"习得性无助"的主要原因有:

1、长期遭受挫折和失败

当一个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,遭遇了一次次挫折和失败,而看不到任何转机的曙光时,就容易对未来产生绝望感。例如,一个人长期处于非常糟糕的经济状况,不论如何努力打拼都难以改变,久而久之就会对"通过个人奋斗实现理想生活"这个观念失去信心。

2、生活重大变故带来的无力感

有些重大的生活变故会给人带来极大的无力感,例如亲人去世、分居离异、病痛缠身、事业失利等。面对这些巨大的挑战和打击时,人们会感觉自己再多的努力也无法扭转局面,从而失去继续尝试的勇气。

3、社会体制带来的制约

如果个人生活在一个社会体制严重扭曲或阻碍个人发展的环境中,不断努力奋斗也难见成效,人们也容易对未来产生无助感。例如,一个严重缺乏向上流动通道的等级制度,会让人觉得无论付出多大努力,阶层地位也难以改变。

4、个人人格特质

有些个人较为缺乏乐观的性格特质,在遭受失败和挫折时,比较容易选择放弃或逃避。一旦形成习得性无助,这种个人特质又会加重无助状态,形成恶性循环。

三、"习得性无助"如何导致"躺平"?

"习得性无助"会让人对周围的环境和未来产生失控和无望的感觉。进而衍生出以下心理和行为表现,最终导致"躺平摆烂"的生活状态:

1、缺乏动力:习得性无助会让人觉得自己无法控制周围发生的事情,任何行动也无法改变现状。于是动机和动力都会降低,对未来失去信心,不愿再去追求和奋斗。

2、逃避现实:面对负面环境时,人们可能会逃避现实,转而沉溺于虚拟世界或消极娱乐等途径,暂时摆脱无助的痛苦。

3、降低期望值:为了避免再次失望而加重无助感,会下意识降低对自己和未来的期望值。于是"活着就好"成为最低的目标和要求。

4、责备外界:无助感会让人更容易将事物的失控归咎于外界因素或他人,而不是反思自己的责任,进一步加深了对环境的失控感。

5、索性放弃:当看不到改变现状的希望时,人们会选择完全放弃挣扎,进入"躺平"和"摆烂"的生活状态,逃避一切负面刺激。

四、如何克服习得性无助?

面对"习得性无助"这一挑战,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:

1、培养乐观心态

首先要从心理层面重建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。多思考过去取得的成就,相信只要坚持不放弃,一定还有机会改变现状。保持乐观的性格特质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非常重要。

2、客观分析环境

有时习得性无助源于对客观环境的误解或偏见。我们应该用理性的思维去分析和评估目前的生活环境,找出真正造成无助感的原因所在。

3、调整期望值

过高期望值在遭遇挫折时,会加剧无助感。我们要学会将目标分解为可实现的阶段性小目标,并为每次付出和进步给予肯定和奖励,逐步重建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感。

4、引导自我实现

适当调整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也有助于走出无助。我们可以尝试学习新技能、培养新爱好,寻找新的人生出口,从而重建对生活的掌控感和积极性。

心理咨询预约:18522868098(同微信)。

心理健康问题咨询:18522868098(同微信)

咨询热线

18522868098

微信咨询

18522868098